*新聞詳情頁*/>
日期:2020-01-30類型:企業(yè)動態(tài) 我要分享
關鍵詞:善頤堂|童氏沉香御灸|沉香灸|高端沉香養(yǎng)生第一品牌|廣州紫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中,香文化已陪伴走左千年的歷程。一爐清香頤養(yǎng)心靈、陶冶性情,芬芳之氣使人心情平靜、舒暢,從而促進人體細胞及機能新陳代謝并充滿活力,使人體機能的潛能更好地展發(fā),達到性安命和。
古代君子有四雅——斗香、品茗、插花、掛畫,其中以對香品的熟練掌握為才藝之首。
中國文人多愛香,而且從古至今都是香文化發(fā)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,對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發(fā)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。我國的文化、藝術作品中有一種“博山雖冷香尤存”的讓人參之不盡、悟之深刻的內涵。文人用香大約至唐宋時期是非常普及的,讀書以香為友、獨處以香為伴,衣需以香熏、被需以香暖;公堂之上有香以烘托起莊嚴;松閣之下則以香示其儒雅;調弦撫琴、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導其韻;品茗論道、書畫會友無不以香為聚!
香翼香道認為另一方面來講,香文化的發(fā)展卻有賴于文人雅士的推動。文人對香文化的發(fā)展所起的推動作用,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:
其一,香文化尚在萌芽狀態(tài)時,文人們就廣泛介入并給予了多方面的推助。 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史志典籍中,有很多記載都反映了文人對香的推崇。如屈原在《離騷》中的精彩詠嘆:“扈江離與辟燕兮,紉秋蘭以為佩”;“朝飲木蘭之墜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,“戶服艾以盈要兮,謂幽蘭其不可佩”, 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為此蕭艾也”,“椒專佞以慢稻兮,木殺又欲充夫佩幃”。另據(jù)東漢蔡邕《琴操》所述,相傳孔子在從衛(wèi)國返回魯國的途中,于幽谷之中見香蘭獨茂,不禁喟嘆:“蘭,當為王者香,今乃獨茂,與眾草為伍!”遂停車撫琴,成《漪蘭》之曲。雖然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南海的木本香料尚未大量傳入北方,所用只是蘭蕙椒桂等香草香木,但文人對香的情感態(tài)度已得到了清晰的展示。
其二,在中國文人的心目中,將焚香視為雅事。認為人們對香的喜愛是形而上的,是人本性的需求。朱熹有《香界》一詩:幽興年來莫與同,滋蘭聊欲泛光風;真成佛國香云界,不數(shù)淮山桂樹叢?;鉄o邊熏欲醉,靈芬一點靜還通;何須楚客紉秋佩,坐臥經(jīng)行向此中。古代“學界”對香的這種高度的肯定態(tài)度既確定了香的文化品位,保證了它作為“雅文化”與“精英文化”的品質,同時也把香納入了日常生活的范疇,而沒有使它局限在祭祀、宗教之中,這對香文化的普及與發(fā)展都是至關重要的。
其三,文人們廣泛參與香品、香具的制作和焚香方法的改善。許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,如王維、李商隱、徐鉉、黃庭堅、蘇軾、陸游等。蘇軾有文記:“子由生日,以檀香觀音像新和印香銀篆盤”。僅文人們配制的“梅花香”配方,流傳至今的就有數(shù)十種。
浮躁的當今社會,物質文明已極大豐富,香道文化的復興也逐漸興起,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寧靜優(yōu)雅的雅士生活,但是卻無從入手,找一個雅學領路人十分必要,如香翼香道,中國知名的香道、茶道、花道培訓機構,資深、專業(yè)的老師,注重實操性的學習課程,帶領學員學會用實際的行動開始自己的雅士生活。